螳螂对人类的好处是捕食害虫和具有观赏价值。
1、捕食害虫
螳螂的分布极广,食虫种类多,食量大,繁殖力强,捕食期长,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天敌昆虫资源,可捕食多种危害农作物、蔬菜、果树、林木上的害虫,如蚜虫、叶蝉、棉铃虫、粉虱、造桥虫、扇舟蛾、毒蛾、刺蛾、金龟子、松毛虫、盲蝽、豆天蛾、松大蚜、杨树毛虫、蝗虫、蝇等。
2、具有观赏价值
在热带、亚热带地区,螳螂为适应特殊的生活环境,往往有拟态和保护色现象,它们有的色泽鲜艳,有的通体碧绿,有的全身金黄,独特的体形加上鲜艳的色泽斑纹,使某些螳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,有人将螳螂作为宠物饲养。
螳螂的生物学特征
螳螂属于渐变态昆虫。若虫经8~9龄发育为成虫,通常一年完成一个世代,以卵越冬,卵鞘附着于树枝、竹枝、草茎、石块等物体上,不同种的螳螂对附着的物体具有选择性。
若虫成活率低,且有自残现象,若虫与成虫形态相似,只是若虫不同龄期的脚部背向有由小到大的翅芽,末龄完成后,才长出起着飞翔作用的两对大翅。
每年7-10月为成虫的陆续发生期,一般雄性成虫成熟期较雌性早10余天,羽化为成虫后经历10-15天就可进行交配,交配时间2-4小时,交配前期是螳螂取食量的最高峰。当食物贫乏时,雌性有进攻雄性并作为猎物而被取食,人们称为“妻食夫”现象。